
“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不大搞宴席,不互相攀比,在红白事中要节俭……”近日,茂名市茂南区公馆镇十万七村举行移风易俗宣传活动炒股加杆杆的平台,该村党支部书记张海文倡导村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树立文明新风。
十万七村
以当时规划的土地面积十万七千平方米命名
它是如何转变为全国文明村的?

织密治理网
激活发展新动能
“以前村里大事小事难统一,现在有了党建网格,党员就在身边,问题解决得又快又好。”提及村里的变化,十万七村村民程叔深有感触。近年来,十万七村党支部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乡村发展的“定盘星”,通过强化组织建设、创新治理模式,为村庄发展筑牢根基。
在组织建设上,村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读书日”“党日议事会”等制度,定期开展主题党日与组织生活会,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村里创新构建“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三级党建网格,将党组织建在网格上,让党员融入群众中。每个网格明确责任人和责任事项,以党员干部为核心,汇集热心乡亲、志愿者、企业等各方力量参与乡村治理,形成“支部吹哨、党员报到、群众参与”的格局。

“遇到积水堵塞、邻里矛盾,在小程序上反馈,很快就有人来处理。”村民李阿姨打开手机展示道。村民可通过平台申请服务、反馈问题、参与议事,村庄治理效率显著提升。同时,村里将网上村务与积分制相结合,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志愿活动等可兑换积分,再用积分换取生活用品,极大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十万七村党支部还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党员+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队伍,进村入户发动群众参与美丽庭院建设、环境整治等工作。在党员的带动下,村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共同为村庄发展出谋划策,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局面。
绘就宜居景
托起群众幸福梦
“以前看病要走十里地,现在卫生站就在文化广场边上,拿药、问诊都方便。”年过七旬的张婆婆坐在村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向亲戚讲述生活的变化。如今的十万七村,不仅有兴旺的产业,更有优美的环境、完善的设施,村民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十万七村积极争取资金,破解村民出行、生活难题。近年来,村里新修和拓宽对上塘村、下白居平村的村内道路硬底化1.5公里,实现“户户通水泥路”;安装太阳能路灯125盏,让村民夜间出行“脚下亮、心里暖”;完善排水系统,解决了雨季积水内涝问题。“以前下雨天出门要踩泥坑,现在水泥路通到家门口,路灯照得像白天一样,太方便了。”村民陈阿姨说。

☑ 环境卫生整治是美丽乡村的重要基石。村里建立长效保洁机制,配备1辆环卫车、2名公益保洁员与8名专职保洁员,实行“包片区+全日保洁”模式,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同时,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村庄清洁行动”等活动,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引导村民主动参与环境维护。
走进十万七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闲置土地变身“四小园”——张家门前的茄子挂满枝头,柏家篱笆上的鲜花吐露芬芳,程家墙角的野菊恣意绽放,小果园里的蔬果压弯枝条,处处呈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生态美景。
☑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十万七村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金信米业为支撑,通过订单农业带动优质稻、甜玉米、番茄、辣椒等经济作物规模化种植,建成高商品化、高集约化的现代化生产基地。该基地不仅盘活闲置土地,每年增加效益180万元,还带动52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其中包括多名残疾人。

“从前要背井离乡打工,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老母亲,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在基地务工的李叔说。此外,村里还串联文化广场、农耕博物馆、丰谷园、绿化景观带等特色景点,打造乡土文化生态旅游观光路线,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
针对村里老人较多的情况,十万七村于2018年建成医养结合试点,整合卫生站、老人活动服务站资源,为老人提供医疗保健、休闲娱乐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如今,每天都有老人在服务中心下棋、读书、体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涵养好家风
擦亮乡村新底色
“这是我们家评上的‘星级文明户’奖牌,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忙着打扫庭院、孝顺老人,风气越来越好。”村民罗阿姨自豪地展示家中的奖牌。近年来,十万七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通过评选活动、文化活动、家风建设等,让文明新风浸润乡村每个角落。
在文明创建中,十万七村首创“星级文明户”评选制度,将“美丽庭院”纳入评定标准,制定“合理设计布局美、整齐摆放清洁美、栽花种树绿色美、孝老爱亲家和美、热心公益品德美、勤劳致富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七大评选标准,每月分片区动态评价,建立物质和精神双激励机制。

由村民代表投票选出“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后,村里不仅发放生活用品奖励,还在村口公示栏宣传先进事迹,让扫干净、摆整齐、种漂亮的观念深入人心。
“手写的春联才有年味,拿到书法家写的春联,心里特别高兴。”今年春节期间,十万七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举办“翰墨传情 福满人间”送春联活动,书法老师现场挥毫,为村民送上新春祝福,活动吸引数百名村民参与。
这是村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活动的一个缩影。实践站已成立多支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环境整治、孤寡老人慰问、文化活动等336场,覆盖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村里还提倡移风易俗,通过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引导村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遏制铺张浪费之风;举办亲子教育讲座、家庭美德故事分享会,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未成年人成长保驾护航。

☑ 农耕文化是十万七村的宝贵财富。该村依托农耕博物馆,开展农耕文化研学活动,通过展示犁、耙、水车等传统农具,讲述农业发展历史,让村民尤其是青少年了解农耕文化,传承乡土记忆。
村里还利用传统节日和农闲时节,组织文艺演出、送戏下乡、电影放映等活动,在党建庭院开展书法练习、象棋争霸赛、儿童跳绳、端午包粽子等文娱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村民文化素养。
如今的十万七村,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画卷正徐徐展开。“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巩固文明村创建成果,丰富文明内涵,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乡村振兴增添新活力。”张海文说。
炒股加杆杆的平台
文/颜志雄 曾小清
茂名发布编辑部
编辑:朱昭君
初审:钟镇聪
终审:柯柱基
来源:南方+
同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